行业新闻

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南外学子与大师一起探索雕塑之美365买球

2024-03-09 13:53:4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65买球2024年3月7日下午,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第二期项目雕塑创作普及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正式开课。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常州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雕塑陶艺工作室主任谢渊带来《艺术与科技》雕塑创新课程,带领学生将传统的雕塑与先进的科技相融合,创造出独属于他们自己的中国故事。

  据悉,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是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下,由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市教育局及扬子晚报主办,少年志融媒平台承办的教育推广项目。第二期项目共推出10门艺术课程,组建艺术名家团队,共同助力学校美育提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师生艺术修养。南京大学哲学教授、常州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谢渊表示,美育实际上是一个灵魂工程,艺术的培养最好是要从零开始,艺术工作者深入学校课堂,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与科技的创造力可以化为一座桥梁,直达学生心灵。

  “大家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雕塑,每一件作品承担的都是一段历史,都蕴藏着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谢渊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过的雕塑举例,成功拉近了大家与雕塑艺术的距离,让他们体会雕塑作品背后的文化魅力,“我们可以把自己欣赏的、学习过的,在课本中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比如首先提出美育概念的蔡元培先生、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以及鲁迅先生,用雕塑的手法呈现出来。每一尊作品都蕴含着你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平时我在生活里也接触过一些雕塑,像是教科书上的古希腊作品或是博物馆里面的文物,但是那些对我来说感觉好像有一些距离,那么这次来到雕塑的课堂上是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高一(7)班陈子邯同学告诉记者:“平时的纸张作画是二维上的一个创作,而雕塑是一种三维的艺术,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亲切地感受到了雕塑的魅力。”

  “大家可以发现,人的面部是由一个圆柱体变化而来,今天我为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用卷泥片的方式制作一个人物肖像。”同学们围坐成一圈,现场观看谢渊教授制作人物雕塑,他通过看似简单的揉、搓、捏等技法,在短短的10分钟内,将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同学们大感新奇,纷纷跃跃欲试。在后半节课程中,同学们亲自动手,开始尝试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谢渊告诉记者:“我们这门课程的名称叫《艺术与科技》,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会利用3D扫描、3D打印等手段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希望通过艺术与科技融通这样一个手段,实现把传统的雕塑技术带入到中小学。变成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第二课堂。”

  “触摸到泥巴的那一刻,我切实地感到我触摸到了艺术,我真正创作出了一个人物塑像,一个历史人物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了雕塑的乐趣,也体现到了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的新颖和独特。”高一(5)班周小然同学兴奋的表示:“我非常期待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能结合出怎样的精彩。”

  “雕塑课程在我们学校开设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它不仅可以通过欣赏来提升审美,学生们还可以制作出各种人物、动物以及园林景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校艺术教研组组长曹启海在采访中表示:“南外一直非常重视美育教育,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去年我们参与了扬子晚报承办的“遇见国潮”苏澳青少年文创设计大赛,很多同学的作品成功入选并在澳门展出,希望本次的雕塑课程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在艺术和科技融合方面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

搜索